斧劈皴

拼音
fǔ pī cūn
注音
ㄈㄨˇ ㄆㄧ ㄘㄨㄣ

“斧劈皴”基本解释

1.中国画皴法的一种。谓用笔如斧削木。

“斧劈皴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斧劈皴

  • 斧劈皴是唐李思训所创之勾斫方法,笔线遭劲,运笔多顿挫曲折,有如刀砍斧劈,故称为斧劈皴,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、棱角分明的岩石。唐代的青绿山水多勾所而少破染。南宋的山水画家以斧劈披用于水墨山水,加重了披染,出现水墨苍劲的风格,画斧劈披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,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,再用淡墨渲染。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,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。
  • “斧劈皴”造句

    1.山石在运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,生长在岩隙之中的两株老树,前后掩映,如双龙对舞。

    2.画面左下方的景物构成了画面的主体,山石在运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,生长在岩隙之中的两株老树,前后掩映,如双龙对舞。

    3.不过,泰山就是泰山,那小斧劈皴的山石、渴笔焦墨写出的巨松,即使在云烟氤氲里也是一派雄奇伟岸的样子。

    “斧劈皴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斧fǔ ㄈㄨˇ砍东西用的工具,多用来砍木头。古代亦用来作兵器:~子。~头。~钺。~柯(a.斧子的柄;b.喻政权、权柄)。用斧?

    详情

    ● 劈 pī ㄆㄧˉ 用刀斧或强力破开:~杀。~刺。~成两半。 雷电击坏或击毙:天打雷~。 冲着,正对着:~头盖脑。 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皴cūn ㄘㄨㄣˉ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:~裂。~理(裂纹)。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:手上全是~。中国画技法之一,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