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皴

拼音
lín cūn
注音
ㄌㄧㄣˊ ㄘㄨㄣ

“鳞皴”基本解释

解释

  • 像鳞片般的皲皮或裂痕。
  • “鳞皴”百科

    百度百科

    鳞皴

  • 引证解释
  • 像鳞片般的皲皮或裂痕。 唐 袁高 《茶山》诗:“终朝不盈掬,手足皆鳞皴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巫山高》诗:“ 西真 功高佐 禹 迹,斧凿鳞皴倚天壁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二:“轩姿古镜黑如漆,锦华鳞皴秋雨湿。”
  • “鳞皴”造句

    1.为显示干的苍老,所以不能不点苔藓鳞皴,表示它经过雪压霜欺,久历岁寒,但是它的贞固精神,是超卓绝特的。

    2.寻声至一幽谷,见数物,似人似兽,周身鳞皴,斑驳如古松,发蓬蓬如羽葆,目睛突出,色纯白,如嵌二鸡卵,共按马生啮其肉。

    “鳞皴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鳞(鱗)lín ㄌㄧㄣˊ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:鱼~。~片。鳞状的:~爪(zhǎo )。~波。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皴cūn ㄘㄨㄣˉ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:~裂。~理(裂纹)。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:手上全是~。中国画技法之一,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