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词

拼音
dūn huáng cí
注音
ㄉㄨㄣ ㄏㄨㄤˊ ㄘˊ

“敦煌词”基本解释

解释

  • 指藏于甘肃省·敦煌石室中的唐·五代词。
  • “敦煌词”百科

    百度百科

    敦煌词

  • 清末(1900年)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(世称敦煌石室)发现的唐、五代词。约写于公元8-10世纪。多为无名氏的作品,包含部分民间创作,也有极少数可考知作者的文人词。是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。
  • “敦煌词”造句

    1.叠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语言,是典型的艺术语言。叠字往往集中体现作者的个性,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审美价格。敦煌词的叠字具有清旷的审美特点。

    2.敦煌词题材广泛,风格多样,抒情言志,无施不可,这是词的原初风貌。

    “敦煌词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 ● 敦 dūn ㄉㄨㄣˉ 厚道,笃厚:~朴。~厚。~实。 诚心诚意:~聘。~请。 督促:“使虞~匠”。~劝。~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煌huáng ㄏㄨㄤˊ ◎ 光明,明亮:辉~。星火~~。 英语 bright, shining, luminous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 ● 词 (詞) cí ㄘˊ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~汇?!椤!洹!洹!颉!椤? 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