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月

拼音
shí sān yuè
注音
ㄕˊ ㄙㄢ ㄩㄝˋ

“十三月”基本解释

1.指农历正月。
2.指殷商所置闰月。因其都放在岁末,故称。

“十三月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十三月 (词语)

  • 十三月,汉语词语,意思是正月。
  • “十三月”造句

    1.容垣,我说过的,你死了我就来陪你…,十三月。唐七公子

    2.莺歌这名字太艳了些,今日正是腊月十三,天上月亮圆得正好,你就叫十三月吧,我将你捡回来,此后你便跟着我。唐七公子

    “十三月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十shí ㄕˊ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表示多、久:~室九空。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成。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三sān ㄙㄢ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~维空间。~部曲。~国(中国朝代名)。表示多次或多数:~思而行。

    详情

    ● 月 yuè ㄩㄝˋ 月亮;月球。地球的卫星:~光(月球反射太阳的光)。~蚀。 计时单位,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。 按月出现的,每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