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迷

拼音
tán mí
注音
ㄊㄢˊ ㄇㄧˊ

“痰迷”基本解释

1.指癫痫。
2.比喻头脑发昏﹐神智不清。

“痰迷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痰迷

  • 痰迷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tán mí,意思是头脑发昏、癫痫。
  • “痰迷”造句

    1.绝不要招惹眼前这个人,飞鹰一定痰迷心窍,才会跟他结仇。

    2.沈老爷没有笑话沈默的失态,如果有人面对锦衣卫还面不改色,那他要么就是心怀死志,要么就是痰迷心窍。

    3.不是大病,不过是一时痰迷心窍,精神出了问题,不过今日治病的时候倒出了一件奇事。

    4.大元义也来了,他的痰迷心窍症本来不很重,吃了几十天的药,已经有些好转,明白的时候渐多,胡涂的时候渐少。

    5.传说郡守患的是痰迷心窍,神识恍惚,茶饭不思,已有月余。

    6.1872年2月,曾国藩坚持到城外去迎接河帅苏赓堂,半路上忽然痰迷心窍,想和旁边的卫兵说话,嘴巴张开了半天,却发不出声音。

    “痰迷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痰tán ㄊㄢˊ ◎ 气管、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:~喘。~厥。~盂。吐~。 英语 phleg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迷mí ㄇㄧˊ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别、判断的能力:~信。~糊。~津。~惘。~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执~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