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母印

拼音
zǐ mǔ yìn
注音
ㄗˇ ㄇㄨˇ ㄧㄣˋ

“子母印”基本解释

指一大一小两个印章套合组成的印章。大者为母印,小者为子印,多有兽钮或龟钮,母印腹空纳子印,合成母抱子状。亦有母印钮作身,子印钮作首,合而成完整兽形者。

“子母印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子母印

  • 子母印又称“套印”,起于东汉,盛行于魏晋六朝,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。印文多作深细朱文,一般为私印。刻姓名、表名。其钮,母印多为母兽,子印多为子兽。也有母印钮为兽身,子印钮为兽首者,套合成整兽形。
  • “子母印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 动物的卵:鱼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母mǔ ㄇㄨˇ 妈妈,娘:~亲。~性。~系。慈~。~忧(称母亲去世)。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:姑~。舅~。 雌性的,与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印yìn ㄧㄣˋ图章,戳记:~章。~玺。~记。~把子(亦喻政权)。痕迹:手~。指~。~子(a.痕迹;b.高利贷的一种,全称“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