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母牛

拼音
zǐ mǔ niú
注音
ㄗˇ ㄇㄨˇ ㄋㄧㄨˊ

“子母牛”基本解释

1.指牝牛。一说,指牛犊与母牛。

“子母牛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子母牛

  • 拼音:zǐ mǔ niú
  • 注音:ㄗㄧˇ ㄇㄨˇ ㄋㄧㄨˊ
  • 解释:指牝牛。一说,指牛犊与母牛。
  • 出处:《易·说卦》:“坤为地,为母,为布,为釜,为吝啬,为均,为子母牛。” 高亨 注:“子读为牸。《广雅·释兽》:‘牸,雌也。’牸母牛即牝牛之俗称也。或曰:‘子母牛谓子牛与母牛也。’上文曰:‘坤为牛。’牛兼牝牡而言,此又分举之,母牛即牝牛;子牛即童牛,牛犊也。”
  • “子母牛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 动物的卵:鱼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母mǔ ㄇㄨˇ 妈妈,娘:~亲。~性。~系。慈~。~忧(称母亲去世)。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:姑~。舅~。 雌性的,与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牛niú ㄋㄧㄡˊ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~刀小试(喻有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