氨基比林

拼音
ān jī bǐ lín
注音
ㄢ ㄐㄧ ㄅㄧˇ ㄌㄧㄣˊ

“氨基比林”基本解释

1. 由吡唑酮衍生出的白色结晶化合物C13H17N3O,用作止痛剂和退热剂。

“氨基比林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氨基比林

  • 氨基比林(aminophenazone)化学名为1-苯基-2,3-二甲基-4-二甲氨基吡唑酮,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;无臭,味微苦;遇光可变质;水 溶液显碱性反应。本品在乙醇或氯仿中易溶,在水或乙醚中溶解。 分子式为C13H17N3O,分子量为231.29400,密度为1.17g/cm3,熔点为107-109 °C(lit.),沸点为319.7?C at 760mmHg。
  • “氨基比林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氨ān ㄢˉ ◎ 一种无机化合物,可制人造冰,亦可制硝酸、肥料和炸药,医药上用来做兴奋剂:~基。~基酸。~水。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基jī ㄐㄧˉ 建筑物的根脚:~石。~础。奠~。 根本的,起始的:~本。~业。~层。~点。~准。 根据:~于?

    详情

    ● 比 bǐ ㄅㄧˇ 较量高低、长短、远近、好坏等:~赛。~附。对~。评~。 能够相匹:今非昔~。无与伦~。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:三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 ● 林 lín ㄌㄧㄣˊ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~。森~。~海。~薮(?山林小泽;?喻丛集的处所)。 聚集在一起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