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十九首

拼音
gǔ shī shí jiǔ shǒu
注音
ㄍㄨˇ ㄕ ㄕˊ ㄐㄧㄡˇ ㄕㄡˇ

“古诗十九首”基本解释

解释 组诗名。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。至南朝梁萧统编《文选》时合为一组。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,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,基调感伤低沉。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。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古诗十九首gǔ shī shí jiǔ shǒuㄍㄨˇ ㄕ ㄕˊ ㄐㄧㄡˇ ㄕㄡˇ

  1. 古诗篇名。作者不详。时代约在东汉,其中「西北有高楼」等八首,徐陵〈玉台新咏〉以为枚乘所作,《文心雕龙》谓「冉冉孤生竹」一首为傅毅所作;自昭明太子列入文选,世遂以为五言诗之祖。

“古诗十九首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古诗十九首

  • 《古诗十九首》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,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《文选》而成。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,依次为:《行行重行行》《青青河畔草》《青青陵上柏》《今日良宴会》《西北有高楼》《涉江采芙蓉》《明月皎夜光》《冉冉孤生竹》《庭中有奇树》《迢迢牵牛星》《回车驾言迈》《东城高且长》《驱车上东门》《去者日以疏》《生年不满百》《凛凛岁云暮》《孟冬寒气至》《客从远方来》和《明月何皎皎》。
  • 《古诗十九首》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,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,追求的幻灭与沉沦、心灵的觉醒与痛苦,抒发了人生最基本、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。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描写生动真切,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,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,被刘勰称为“五言之冠冕”(《文心雕龙》)。
  • “古诗十九首”造句

    1.汉代的《古诗十九首》中,也有一些写离情的诗句,如“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”,“此物何足贵,但感别经时”,“以胶投漆中,谁能别离此”。

    2.那一年的暑假,我从学校回来,在家里歇夏,满脑子都是古诗十九首,床头茶几上的书已经讲到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了。

    3.像南朝《古诗十九首》里,“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”、“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”,那么晓畅的诗句,却将男女之间最柔肠寸断的感情表达出来了。

    4.有美丽的诗的作者不明,如“古诗十九首”和“东南飞的孔雀”。

    5.介绍……播讲:徐曼……十五分。

    “古诗十九首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古gǔ ㄍㄨˇ时代久远的,过去的,与“今”相对:~代。~稀(人七十岁的代称,源于杜甫《曲江》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)。~典。~风。~训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诗(詩)shī ㄕˉ 文学体裁的一种,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,抒发情感:~歌。~话(?评论诗人、诗歌、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、行事的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十shí ㄕˊ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表示多、久:~室九空。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成。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九jiǔ ㄐㄧㄡˇ 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~归。 泛指多次或多数:~死一生。~霄云外。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首shǒu ㄕㄡˇ头,脑袋:~饰。~级。~肯(点头表示同意)。领导的人,带头的:~领。元~。~脑。~相(xiàng)。第一,最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