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繻年

拼音
qì xū nián
注音
ㄑㄧˋ ㄒㄩ ㄋㄧㄢˊ

“弃繻年”基本解释

解释汉终军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,入关弃繻。后因以"弃繻年"指少年有为之时。

“弃繻年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弃繻年

  • qì xū nián ㄑㄧˋ ㄒㄩ ㄋㄧㄢˊ
  • 弃繻年(弃繻年)
  • 汉 终军 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,入 关 弃繻。后因以“弃繻年”指少年有为之时。 唐 耿湋 《送郭秀才赴举》诗:“乡赋《鹿鸣》篇,君为贡士先。新经梦笔夜,纔比弃繻年。”参见“ 弃繻 ”。
  • “弃繻年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 ● 弃 qì ㄑㄧˋ 舍去,扔掉:抛~。遗~。~权。~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)。~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繻rú ㄖㄨˊ 又 xū ㄒㄩˉ彩色的缯。色。细密的缯。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:“军从济南当诣博士,步入关,关吏予军~。”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● 年nián ㄋㄧㄢ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:一~。三~五载。每年的:~会。~鉴。~利。~薪。一年的开始:~节。新~。有关年节的(用品)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