殳书

拼音
shū shū
注音
ㄕㄨ ㄕㄨ

“殳书”基本解释

解释秦书八体之一。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。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殳书shū shūㄕㄨ ㄕㄨ

  1. 书体名。秦书八体之一。是铭刻于兵器上的文字,笔画比小篆简省,接近隶书。

“殳书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殳书

  • 秦书八体之一。是一种刻在兵器上的文字。从秦“大良造鞅戟”和“吕不韦戈”上的文字看,结构不脱小篆,书法作风和秦权、秦诏版上的一样,草率省便而近于隶书。徐锴《说文系传》:“殳体八觚,随其势而书之也。”现代有的学者认为秦代若干觚形的权上较方整的书体,如“栒邑权”,也是殳书。
  • “殳书”造句

    1.秦世既废古文,始用八体,有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摹印、虫书、署书、殳书、隶书。

    2.一曰大篆,二曰小篆,三曰刻符,四曰虫书,五曰摹印,六曰署书,七曰殳书,八曰隶书。

    “殳书”分词解释

    ● 殳shū ㄕㄨˉ 古代兵器名。以竹、木制成,一端有棱。 秦书八体之一。 ?柄。 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。 姓。

    详情

    ● 书 (書)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:~籍。~刊。~稿。~香。~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?

   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