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明南词

拼音
sì míng nán cí
注音
ㄙˋ ㄇㄧㄥˊ ㄋㄢˊ ㄘˊ

“四明南词”基本解释

解释曲艺的一种。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。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。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,一人打扬琴伴奏,也有二﹑三人加用琵琶﹑二胡伴奏的。也称四明文书。 -----------------国语辞典四明南词sì míng nán cíㄙˋ ㄇㄧㄥˊ ㄋㄢˊ ㄘˊ

  1. 一种曲艺。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。由一人自弹三弦说唱,一人敲扬琴伴奏,或有增至五人以上,加用琵琶、二胡、笙、箫等。有文书、武书之别。前者重说白,后者重唱工,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,文词较艰深。流行于浙江宁波和上海等地。也称为「四明文书」。

“四明南词”百科

百度百科

四明南词

  • 四明南词也叫“四明文书”。浙江省传统地方曲艺的一种。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。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。原为文人的业余演唱,清末出现专业艺人。早期为按生、旦、净、末等分角色演唱,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,一人打扬琴伴奏,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、二胡等伴奏的。唱词为七字句。传统书目均为长篇,有《珍珠塔》、《玉蜻蜓》、《双剪发》等三十余部。 曾称“宁波文书”。系宋代的陶真,明代的弹词衍变而成的浙江曲种,流传至宁波城区和郊县。清末至民国初期为鼎盛期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衰落。现已濒临失传。
  • 2008年6月7日,浙江省宁波市申报的“四明南词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• “四明南词”分词解释

    基本字义● 四sì ㄙˋ 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 ● 明 míng ㄇㄧㄥˊ 亮,与“暗”相对:~亮。~媚。~净。~鉴(?明镜;?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?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?濉? 南nán ㄋㄢˊ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~北。~方。~面。~国(指中国南部)。~陲(南部边疆)

    详情

    基本字义 ● 词 (詞) cí ㄘˊ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~汇。~书。~典。~句。~序。~组。 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

    详情